中時新聞網【葉思含】
電商崛起,近年來虛擬通路表現強勢,因此實體店面走向小而美,也讓以前受歡迎的高總價店面表現不佳,房仲業者依據內政部實價登錄資料,發現今年上半年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三都總價在1億元以上的店面交易共11筆,相較去年同期26筆大減57.7%。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主任郎美囡分析,億元級店面多數面積大租金高,能負擔的店家有限、招租不易反而不受歡迎,儘管上半年市場游資充沛、利率探低,億元店面卻不受青睞,成為票房毒藥。
觀察近5年北北桃三都上半年的億元店面交易,台北市在2016~2018年交易量都有雙位數,2018上半年高達15筆,從去年量縮至個位數,今年僅6筆交易,年減33.3%,新北市的交易量則是在去年達到近5年高點,共有5筆交易,今年3筆,年減40.0%,桃園市去年上半年億元店面交易火熱,總計12筆為桃園市近5年最高,成交量甚至超越雙北,但今年上半年僅交易2筆,年減83.3%。
郎美囡指出,過去桃園市有交通建設、社會福利等議題,且人口正成長帶動商機,2018年底九合一選舉後,高總價投資板塊挪移到桃園市,其中億元店面交易以藝文特區、青埔高鐵特區為主,但今年市場交易因國際政經動盪、新冠肺炎干擾,海外資金及產業鏈回台布局,高總價不動產投資以廠房、工業用地及商辦為多,北三都高總價店面交易量也大幅萎縮。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表示,實體通路雖然不會消失,但也出現結構性改變,除了商圈受人潮減少影響外,某些店面租金水準逐年下修亦是重要因素,因此即使大量游資與低利環境下,大型店面的風險仍不容小覷,也讓交易每況愈下。
不過,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表示,不少大型店面已走分割方式做出租,或是與其他業種合作經營,比方說星巴克結合國泰世華,或是也有大都會傢俱與全聯超市共同進駐健康路與三民路口的角間大型店面,店面營運上的變通方式應有利於大型店面交易的媒合。此外,也有不少大型店面座落地點佳,建商相中土地開發,亦是店面轉手的機會。而在疫情影響內需市場走熱,也有助於實體店面的營運。尚有如藥妝店、日式咖啡店不時傳出持續展店消息,該類型店面的後續也不必太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