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游智文】

中信房屋最新調查發現,房市長期持有投資者增加,這些人買房「三不」,不是為了自住,不想出租,也不打算短期出售賺價差,他們買房只是想買來長期放著,簡單說,就是想囤房等增值。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表示,會出現這種現象,主要就是錢太多。由於銀行利率低,且不歡迎大筆存款,加上金融市場變化劇烈,投資風險高,因此手上擁有大筆資金的民眾,乾脆把錢拿來買房放著,因嫌出租麻煩,因此也不打算出租。

中信房屋近日針對民眾購屋目的進行調查,調查結果,86.7%民眾購置不動產是以自住用途為主,投資用途則僅占了13.3%,與過去的調查相比,自住用途與投資用途,並無太大的變化。

不過進一步分析投資目的發現,收取租金、短期出售賺價差,由過往的5.3%3.9%降至4.9%1.4%。不是自住,不打算收租,也不考慮短期出售的「長期持有」,由過去調查的4.6%上升到7%

張漢超表示,調查顯示房地產市場以自住為基調的特性並未改變,但是投資方面,有些變化正在發生。

其中,過去不少投資人買房,目的是賺價差,但房地合一上路後,房價波動縮小,短期轉售獲利空間不大,大多轉為長期持有。

另外,過去不動產投資人如果是長期投資,多會出租,當包租公。但現在房價高,住宅租金報酬率偏低,除非找人代租代管,否則相當麻煩,房客素質也是一大風險,因此愈來愈多人打算買了房子就放著,偶爾住住,主要在替資金找出路。

張漢超表示,相較金融商品,不動產相對安全,有錢人偏好用來置產避險,不過,房子本質仍是用來居住使用,買來放著不使用,只為等增值,是一種資源浪費,如果愈來愈多人如此操作,也可能促使政府祭出相對應政策,如意算盤最終可能不如意。

資料來源/中信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