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于國欽】
2007年11月住宅需求動向調查不再於經建會內發布,移師國土規劃及不動產中心,計畫主持人張金鶚表示:「有人質疑我們的調查,說我們的調查說不清楚,講不明白,但我們辦理這項調查五年多來,調查方法始終如一,何以調查結果好的時候沒聽到質疑的聲音,壞的時候就質疑聲浪四起?」
■聯合國2014年大會決議政府統計十大原則指出,統計獨立性(independence)與問責制(accountability)是讓民眾信任數字的關鍵,聯合國統計委員會曾多次強調政府統計從調查、編製到發布都需要有一定的章程,任意變更都將影響政府統計的公信力。
古人云「思往事,愁如織」,回想十多年來政府房地產統計的亂象也讓人深感憂心。這倒不是統計品質有什麼問題,而是官方對壞消息的容忍度太低,一旦數字變壞,或迂迴公布,或縮減內容,或強辭奪理,或乾脆直接停辦,每每令人歎為觀止。
對壞消息容忍度太低
我們來回憶一下這些奇事,2004年經建會委託國土規劃及不動產資訊中心辦理「住宅需求動向調查」,每季都由主委或副主委主持記者會,長期以來這份報告裡的房價所得比、貸款負擔率與房價信心備受矚目,不料2007年第二季台北市房價信心分數跌破100,經建會悄悄把統計上網而未如常召開記者會,在引發訾議後居然還聲稱這並非政府統計、還說昔日召開記者會的階段性目標已達成,自欺欺人莫此為甚,此一奇也。
一年之後,住宅需求動向調查由經建會移至內政部營建署辦理,2009年內政部表示要大幅增加抽樣範圍以提高推估的準度,由於抽樣成本提高而預算有限,每季辦理一次的調查遂改為每半年一次,2009年~2010年上半年只發布了三次,資料發布如此飄乎不定,此二奇也。
2011年另一份由內政部建研所發布的「房地產景氣動向調查」忽然喊停,這項調查自1999年開始進行,已有12年之久,每季所公布的房市景氣燈號、領先指標一向深獲各界重視,何以無預警吹熄燈號?建研所表示這項統計無法反映區域性房市景氣、指標發布有時間落差,加以全世界很少人在做景氣燈號,更重要的是找不到預算,這些理由讓人啼笑皆非,此三奇也。
2012年「住宅需求動向調查」發布方式又出現戲劇性變化,自經建會不認為這是政府統計之後,多年來一直由政大教授張金鶚召開記者會發布,這一年的年底營建署忽然認為這是政府統計,應該回到署內發布,但不再邀張教授出席,以往17頁的新聞稿瞬間縮水成三頁,此四奇也。
才平靜兩年,大家逐漸習慣這種不敢解讀、平淡無味的發布方式,不料2014年營建署忽然又說,日後房價所得比、貸款負擔率等統計資料將直接上網公布,不再召開記者會說明了,是何原因?官員支吾其詞,此五奇也。
上網發布也沒關係,但此後資料經常在預告時間內沒發布,然後在重要統計事項變更裡表示要延後公布,惟延至何時,有時還真說不準,國人想要看到房價所得比、貸款負擔率的最新資料得碰碰運氣,看統計居然要碰運氣,此六奇也。
2015年8月內政部運用不動產實價登錄資料編製「住宅價格指數」,此一努力值得肯定,遺憾的是,隨後這項資料的公布全無章法可言,有時逾半年不見一個新數字,有時一次發布兩季新資料,今年快到年底了,掛在內政部網站上的最新資料還是第一季,不但住宅格指數如此,房價所得比、貸款負擔率的最新資料也全數停在第一季,數據如此落後,此七奇也。
統計紀律散漫…打房難
若政府官員不振作一下,未來八奇、九奇、甚至十奇都將紛至沓來,如此散漫的統計紀律還想要打房,投機客看了應該也會暗自竊笑吧。